慢性腰肌劳损是指因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而发生的腰脊酸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本病以恒久弯腰事情或连续负重,或急性损伤误治、失治,迁延日久而来,体力劳动者多见。【病因病机】 医学认为,本病以肾气亏虚为本,复感风、寒、湿邪,筋脉反面而致。恒久弯腰,连续负重,导致肾气亏虚;或急性损伤,迁延日久而致气滞血瘀。
复又感受风寒湿邪,经络痹阻,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是由先天发育的缺陷,慢性的劳损,急性损伤的失治,而使局部的代谢发生障碍,组织变性所致。
【临床体现】 1.有恒久腰痛史,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缱绻不愈,可曾有急性外伤史,亦可无外伤史,但有劳损史。 2.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不舒,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有关,喜暖怕凉。 3.腰腿运动可有牵掣不适感,但运动尚可。 4.急性发作时各症状均可显着加剧,可泛起运动倒霉。
【检查】 1.腰椎生理弧度可变浅或消失。病程父老,腰肌萎缩变平,使正常时在脊柱棘突两侧隆起的腰肌消失变平而中央的棘突呈一条隆起。由于腰肌的神经支配是节段性的,因此棘旁肌肉可因种种原因而泛起局部肌肉萎缩。
2.可见到腰肌萎缩,而其生理弧度反显着增大者,其人前腹壁部肌肉必有萎缩或无力。查其腹肌。
方法是令患者交织双臂抱在胸前,上身略微从床上抬起,然后逐段触诊腹直肌,注意有无肌肉无力或缺失。脐部相当于T3、4椎间盘的水平。
腹主动脉也在此分为左右髂总动脉。 3.腰部皮肤可见于毛孔变粗,皮肤粗拙,局部感受稍减退。
并要注意有无其他异常皮肤的改变,若有面团状的脂腺瘤,可能是脊柱裂,异常的毛发斑也提示脊柱裂。若两者均有则可能性更大。
4.腰部有广泛的压痛,但不严重,也无放射,但急性发作时可显着压痛,肌痉挛,脊柱侧弯显着。 5.一般无显着功效障碍,急性发作时可有差别水平的功效障碍。 6.X线无异常发现。
【诊断与判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有慢性腰痛史或劳损史。 2.腰部广泛轻压痛。
3.差别水平腰肌萎缩。 4.功效障碍不严重。 5.X线无异常发现。
(二)判别诊断: 本病当注意与棘上、棘间韧带的损伤相判别。因韧带血供较差,修复能力较弱,且疤痕修复时可发生粘连等原因可使腰痛缱绻日久,但其压痛局限,且在棘间,不行见有恒久腰痛,即诊为腰肌劳损,当要仔细问诊,仔细体检,不行枉下诊断,检查一般诊断不难题。
【推拿治疗】 (1) 推揉滚挤腰部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双手掌交织放于脊柱及其两侧,上下纵行分推5——7遍。继之,用双手大鱼际或掌根部由上而下揉、掌指枢纽滚、两掌根对挤两侧骶棘肌数遍(挤压用力偏向应向脊柱中线)。 (2) 推按分拨痛点法:用双手拇指由上而下左右拨骶棘肌数遍,用拇指重点推按分拨硬结及痛点,每个点2分钟左右。
(3) 捏拿脊柱两侧法:用多指纵向捏拿脊柱及其两侧腰肌数遍。 (4) 叠掌摇摆推按法:以双手掌重叠放于腰4、5脊柱两侧,用力左右摇摆,并上下推按2——3分钟。 (5) 推拿腧穴痛点法:双手拇指轻力揉压两侧肾俞,重揉压腰臀部的痛点及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秩边、环跳、委中。 (6) 沿背部至骶部,用拍法或空拳叩击法放松整个腰背肌。
(7) 患者取仰卧位,施“屈膝屈髋动腰法”,最后揉拨阳陵泉穴。
本文关键词:亿德,体育,官网,慢性,腰肌劳损,的,一般,诊断,亿德体育
本文来源:亿德体育-www.boaocc.com